清关不动怎么办?快速解决清关延误的方法
**第一步:先确认清关状态的具体信息
清关“不动”并非完全无进展,可能是海关正在审核、等待补充材料或收件人操作,先通过物流单号 查询详细状态,重点看是否有明确提示(如快递公司官网、物流追踪平台的“清关异常”“待补充文件”“待缴税”等标注)。
查询渠道:
- 快递公司官网(如DHL、FedEx、UPS、EMS等,输入单号后会显示清关节点和异常原因);
- 目的国海关官网(部分国家支持个人查询,如美国CBP、欧盟EORI系统,需输入提单号或运单号);
- 联系收件人:让国外收件人查看当地物流通知(邮件、短信),很多清关问题会直接通知收件人(如缴税、补充文件)。
第二步:立即联系快递公司,明确延误原因
快递公司是清关的主要协助方(尤其商业快递如DHL、FedEx,自带清关代理服务),直接拨打客服电话,提供单号后让其查询清关具体卡点,常见原因及应对:
情况1:文件不全(最常见原因)
海关清关必须的基础文件包括: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装箱单(Packing List)、原产地证明(如FORM A,部分国家需要)、特殊货物资质文件(如食品需FDA认证、电子产品需CE认证等)。
若提示“文件缺失”:
- 问清快递公司需要补充的具体文件(如发票金额未标注英文、装箱单未注明材质/用途),按要求扫描/邮件发送给快递公司的清关代理(避免直接发给海关,个人文件海关可能不受理);
注意:发票需包含“收件人信息(姓名、地址、电话)、货物名称(英文,不可用简称,如“电子产品”需写“Wireless Headphones”)、数量、单价、总价、HS编码(海关编码,可提前查目的国编码,避免归类错误)”。
情况2:税费未缴纳或责任方不明确
跨境包裹需缴纳进口关税、增值税(VAT),若未预先支付或责任方未明确,会导致清关停滞。
谁来缴税?
- 若发货时选择“DDP(门到门含税)”:税费由发件人预先支付,清关问题由快递公司处理,无需收件人操作;
- 若选择“DDU(门到门不含税)”或“FOB(到港)”:税费需收件人在目的国支付,此时需提醒收件人通过快递公司链接或当地海关平台缴税(如英国需用Royal Mail的PayPal链接缴税,美国需通过FedEx官网缴纳)。
解决:
- 若收件人不懂缴税流程,让其联系当地快递公司客服(如DHL当地分部),提供单号后客服会指导缴税步骤(线上/线下);
- 若收件人不愿缴税,发件人可协商“代付税费”,联系快递公司客服补付(需支付手续费,部分公司支持)。
情况3:货物属于“敏感品”或申报不符
若货物是食品、药品、化妆品、电子产品、品牌商品(带logo)、液体/粉末 等,可能因“未提前备案”“申报不符”被海关扣留。
自查是否“敏感”:
- 核对目的国政策:比如欧盟禁止肉类食品进口,美国对药品要求FDA认证,日本对化妆品要求“化妆品进口届出书”;
- 申报是否如实:若实际货物是“品牌鞋”,申报为“普通鞋”,会因“低报”“瞒报”被海关扣货(需提供品牌授权书或说明自用)。
解决:
- 若为自用少量敏感品(如个人药品):让收件人联系当地海关,提供“个人自用声明”(英文,说明用途、数量,非商业销售),部分国家海关对个人合理自用物品会放宽;
- 若为商业敏感品(如未备案化妆品):需提供目的国对应的资质文件(如欧盟CPNP备案、美国FDA注册号),若无法提供,可能被退运或销毁(需权衡退运成本)。
**情况4:海关抽查或系统延误
非异常情况,海关可能因“随机抽查”(尤其旺季、节假日)导致清关时间延长(通常1-3个工作日),或系统故障(如数据未同步)显示“不动”。
判断方法:通过快递公司确认“是否进入海关查验库”,若仅为“正常抽查”,无需操作,等待海关放行即可(可让快递公司催促海关加快查验)。
第三步:若涉及收件人操作,务必同步沟通
很多清关问题需要收件人主动配合(尤其是税费缴纳、文件补充),发件人需立即联系国外收件人,让其:
1、查看当地物流通知(邮件、短信),是否有海关发送的“缴税链接”“文件补充要求”;
2、直接联系当地快递公司分部(提供单号),获取清关专员联系方式,一对一沟通(比国内发件人联系更高效);
3、若收件人不懂英文,可让其找当地华人朋友或翻译协助,避免因语言障碍错过海关通知。
第四步:若长时间无进展,直接联系目的国海关
若快递公司反馈“无法推动”,或清关超过5个工作日(普通货物)、10个工作日(敏感品) 仍无进展,可尝试联系目的国海关(需收件人协助,个人直接联系海关效率低)。
联系方式:
- 收件人拨打目的国海关客服电话(如美国海关:1-877-CBP-5511,英国海关:+44 300 200 3700),提供运单号、收件人信息,查询货物状态;
- 发送邮件至海关清关部门(官网可查邮箱),附运单号、货物信息,说明“清关停滞,请求协助”。
第五步:极端情况处理(退运或销毁)
若清关问题无法解决(如文件无法补充、货物被判定为违禁品),需权衡“退运”或“销毁”:
退运:联系快递公司申请退运,需支付退运运费(通常较高,可能是原运费的1-2倍),且退运回国后可能被国内海关二次征税(需提前确认);
销毁:若货物价值低、退运成本高,可让收件人联系海关申请销毁(部分国家免费,部分需支付销毁费),避免货物长期滞留产生高额仓储费(海关仓储费按天计算,尤其DHL、FedEx等商业快递,滞留超过7天可能收取高额费用)。
预防:下次寄件如何避免清关问题?
1、提前查目的国政策:
- 禁运品:如澳大利亚禁肉类、新西兰禁植物种子,可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查询“目的国禁运清单”;
- 清关文件要求:如欧盟需EORI号(企业)或个人身份证,中东国家需商业发票公证等。
2、如实申报,不低报/瞒报:
- 货物名称写具体(如“iPhone 14”不可写“电子设备”),价值按实际购买价格申报(附购物小票),避免因“低报逃税”被海关罚款;
3、选择“双清包税”渠道(针对商业件):
若发商业货物(非个人自用),可找货代公司走“双清包税”渠道(如专线物流),由货代负责清关和税费,减少个人操作环节。
清关“不动”的核心是明确原因(文件/税费/敏感品/抽查),优先通过快递公司+收件人 双渠道推动,避免盲目等待,多数情况下,只要补充文件或缴纳税费,1-3个工作日即可放行;若为敏感品或申报问题,需尽早决策退运或销毁,减少额外成本,跨境物流清关“时间就是金钱”,发现异常后24小时内必须启动沟通,拖延越久问题越复杂!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