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谈判如何降低成本?实用议价技巧有哪些?
一、谈判前的核心准备:掌握信息,明确筹码
1、摸清市场行情,避免“盲目压价”
了解当前海运价格基准:通过货代、同行、行业平台(如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了解实时运价趋势,判断价格是否处于高位或低位。
分析船公司成本结构:海运成本包括燃油费(占比30%-40%)、舱位费、港口费、人工成本等,若近期燃油价格下跌、船公司舱位利用率低(如淡季),可针对性谈判降价。
调研竞争对手报价:向3-5家船公司或货代询价(注意相同航线、柜型、服务标准),掌握市场最低价范围,作为谈判依据。
2、梳理自身优势,打造谈判“筹码”
货量与稳定性:若每月有固定货量(如50+TEU),或能承诺全年货量(如500+TEU),可强调“稳定舱位需求”,争取“货量折扣”(通常10%-20%)。
合作期限:提出签订6-12个月长期合同,以“锁定舱位”换取“价格锁定”,尤其在市场波动大时(如旺季前),船公司更愿低价锁定长期客户。
灵活性与附加值:例如接受非高峰时段出货(如周中而非周末)、同意合并订单( Consolidation)、或附加其他业务(如进口、仓储),让船公司觉得“综合收益高”。
二、谈判关键策略:精准切入,灵活博弈
1. 针对“价格构成”谈判:拆分费用,逐项压减
海运报价通常包含“基本运费(Freight)+ 附加费(Surcharges)”,附加费占比可达30%-50%,是降价重点:
基本运费:直接谈判折扣,当前报价$1000/TEU,若我们月订20柜,能否降至$850?”
附加费:
燃油附加费(BAF):若近期油价下跌,要求按最新油价重新核算,或争取“燃油费封顶条款”。
港口拥挤费(PSS):若目的港拥堵缓解(如洛杉矶港效率提升),要求减免或分摊。
旺季附加费(PSS):若在淡季出货,或承诺全年均衡发货,可拒绝支付旺季费。
其他杂费:如提单费(BL Fee)、文件费(DOC)、订舱费(Booking Fee),可要求“打包一口价”,或减免其中1-2项。
2. 针对“合作模式”谈判:锁定长期,换取低价
签订“年度框架协议”:约定全年货量、运价区间(如“±5%浮动”),避免旺季涨价风险。“若我们承诺全年800柜,能否按当前市场价下浮15%签订长期协议?”
“保底+超额”阶梯价:保底500柜/年,单价$900;超500柜部分,单价降至$850”,激励双方提升货量。
舱位互换/资源置换:若有稳定的回程货(如中国出口到欧洲,欧洲进口到中国),可与船公司协商“双向舱位互用”,降低空返成本,换取低价。
3. 利用“时机与替代方案”施压:创造竞争,掌握主动
淡季谈判:海运旺季(如圣诞前3-4个月)舱位紧张,价格难降;淡季(如春节后、夏季)船公司运力过剩,可压价10%-20%。
“最后通牒”策略:另一家船公司报价$800/TEU,若贵司能匹配,我们立即签单,否则只能选择对方。”(需确实有备选方案,避免虚张声势)。
选择“非一线船公司”:马士基、中远海运等一线船公司价格坚挺,可尝试二线船公司(如HMM、ONE、阳明海运)或货代包舱商,他们为抢市场份额,价格更灵活(可能低10%-15%)。
4. 中小客户“借力谈判”:抱团/借力货代,提升议价权
若货量较小(月均<10柜),单独谈判筹码不足,可:
抱团采购:联合3-5家同行企业,通过行业协会或货代集中订舱,形成“虚拟大客户”,争取批量折扣。
委托优质货代谈判:货代与船公司有长期合作,可拿到“协议价”,且能帮你拆分费用、优化路线(如选择中转港而非直航,降低基本运费),注意选择“一级货代”(直接与船公司签约),避免层层加价。
三、合同条款与风险规避:低价≠低质
谈判降价时,需同步明确服务条款,避免“低价低质”陷阱:
1、舱位保障:长期合同中注明“旺季优先保障舱位”,避免低价但订不到舱。
2、运价调整机制:若市场暴跌(如燃油费下降30%),要求“30天内重新协商价格”;若暴涨,约定“涨幅不超过5%/季度”。
3、附加服务:争取“免费滞箱期(Demurrage)延长至14天”“免费堆存期(Detention)7天”,降低目的港费用。
4、违约条款:若船公司延误(如超过7天),要求赔偿(如减免10%运费)。
四、谈判沟通技巧:心理博弈,互利共赢
“先听后说”:让对方先报价,再针对性压价,避免过早暴露心理底价(如“您的报价比市场平均高15%,能否解释下费用构成?”)。
强调“长期价值”:“我们不仅要低价,更希望成为贵司的核心客户,未来3年货量预计增长50%,您更愿意做一次性生意还是长期伙伴?”
适当让步:若对方坚持不降价,可接受“价格不变,但增加免费服务”(如优先装船、加急提单),变相降低成本。
“知己知彼+创造筹码+灵活博弈”:先通过市场调研明确价格底线,再用“货量、长期合作、灵活性”作为筹码,针对附加费、合作模式精准谈判,同时借助货代或抱团提升议价权,最终目标是“在保证服务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综合成本最低”,而非单纯追求“最低价”。
一家月均30柜的企业,通过签订6个月长期合同(承诺180柜),拆分附加费减免15%,最终将运费从$1200/TEU降至$950/TEU,年节省成本约6万美元。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