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集装箱全流程术语有哪些?新手如何快速掌握?

博主:又何必又何必 今天 12 0条评论

在全球化贸易中,海运集装箱业务涉及大量专业缩略语和术语,这些术语贯穿于订舱、运输、报关、提单等全流程,新手往往因术语混淆导致沟通失误、操作延误甚至经济损失,本文将按业务流程梳理最常用的缩略语及术语,结合实际场景提供应用指南,帮助从业者快速掌握核心概念,解决实操问题。

海运集装箱全流程术语有哪些?新手如何快速掌握?

一、订舱与提单核心术语(解决“怎么发货”的问题)

订舱环节必备术语

SO(Shipping Order)

中文:订舱单

解释:船公司或货代签发的订舱确认凭证,包含船名、航次、提箱地点、截单时间等关键信息。

应用场景:向货代或船公司订舱后,务必核对SO上的截单(SI Cut-off)、截港(CY Cut-off)时间,避免货物无法按时装船。

SI(Shipping Instruction)

中文:装货单/提单补料

解释:发货人向船公司提供的货物详细信息(如品名、件数、毛重、收货人信息等),用于制作提单。

注意事项:SI提交后修改可能产生改单费(Amendment Fee),建议提前与收货人确认信息准确性。

提单类型与风险控制

B/L(Bill of Lading)

中文:提单

解释:货物所有权凭证,分为正本提单(Original B/L)和电放提单(Telex Release B/L)。

解决方案

正本提单:需邮寄给收货人,凭单提货,安全性高但周期长,适合陌生客户。

电放提单:无需正本,凭提单副本即可提货,效率高但需确保客户已付款(如T/T全款到账后电放)。

HBL(House B/L) vs MBL(Master B/L)

中文:货代提单 vs 船东提单

区别

- HBL由货代签发,提货时需先换单(Switch B/L),适合拼箱货(LCL)或指定货代(FOB条款下)。

- MBL由船公司签发,可直接提货,费用较高但流程简单,适合整箱货(FCL)。

风险提示:若客户指定货代,建议要求货代出具MBL,避免HBL在目的港被无单放货。

二、集装箱类型与操作术语(解决“选什么箱、怎么运”的问题)

集装箱箱型代码

GP/DC(General Purpose/Dry Container)

中文:干货箱

应用:最常见的集装箱,用于装载非危险品干货,分20GP(20英尺小柜)、40GP(40英尺平柜)、40HQ(40英尺高柜)。

选择技巧

- 20GP:载重约28吨,体积约33立方米,适合小批量货物。

- 40HQ:载重约26吨,体积约76立方米,性价比高于20GP,优先选择。

RF(Reefer Container)

中文:冷藏箱

解释:带温控设备的集装箱,用于运输生鲜、药品等需恒温的货物。

操作要点:订舱时需确认温度要求(如-18℃冷冻、2-8℃冷藏),并提前检查箱体制冷功能。

OT(Open Top Container)/ FR(Flat Rack Container)

中文:开顶箱/框架箱

应用:装载超高大件货物(如机械、钢材),需注意起运港和目的港的吊装能力。

集装箱状态术语

FCL(Full Container Load) vs LCL(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中文:整箱货 vs 拼箱货

解决方案

货量>15立方米:选FCL,成本更低且货物不易破损。

货量<10立方米:选LCL,无需承担整箱运费。

注意:LCL需在目的港支付拆箱费(Devanning Fee),需提前与收货人沟通。

CY(Container Yard) vs CFS(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中文:堆场 vs 货运站

区别

- CY:整箱货的提箱/还箱地点,货物直接由堆场装船。

- CFS:拼箱货的集散点,货物需在CFS拼箱后再运至CY装船。

操作风险:LCL货物若未在CFS截单时间前送达,可能延误下一航次。

三、费用与附加费术语(避免“隐性成本”陷阱)

基础运费与附加费

O/F(Ocean Freight)

中文:海运费

解释:船公司收取的基本运费,通常按集装箱类型(如20GP/40HQ)报价。

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

中文:码头操作费

解释:码头对集装箱的装卸、堆存费用,分起运港THC(Origin THC)和目的港THC(Destination THC)。

注意:FOB条款下,卖方仅承担起运港THC,目的港THC由买方承担;CIF条款下,卖方需确认报价是否包含目的港THC。

BAF(Bunker Adjustment Factor)/ CAF(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

中文:燃油附加费/货币贬值附加费

特点:随油价和汇率波动,每月调整,需在报价时注明“BAF/CAF按船公司当月标准收取”,避免利润被侵蚀。

常见“隐性费用”及应对

demurrage & detention

中文:滞港费 & 滞箱费

解释

Demurrage:集装箱在码头堆存超期(如免堆期3天)产生的费用,按天计费。

Detention:集装箱提箱后未按时还箱(如免箱期7天)产生的费用。

解决方案

- 订舱时向货代申请“超长免箱期”(如14天Detention),尤其适合中转货物。

- 目的港清关延迟时,及时向船公司申请滞港费减免(需提供清关文件证明)。

D/O(Delivery Order) Fee

中文:换单费

解释:收货人在目的港换取提货单时支付给货代的费用,通常为几百元人民币/票。

风险点:指定货代可能收取高额换单费,建议签订合同时约定“D/O Fee不超过XX元”。

四、贸易条款与责任划分(明确买卖双方权责)

1. 常用贸易术语(INCOTERMS 2020)

FOB(Free On Board)

中文:装运港船上交货

责任划分

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起运港船上,承担起运港费用(THC、报关费等),风险在货物越过船舷后转移给买方。

买方:负责海运费、保险费及目的港费用。

应用场景:出口商对海运市场不熟悉时,选FOB由买方指定货代,降低运输风险。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中文:成本、保险加运费

责任划分

卖方:承担至目的港的海运费和保险费,风险在货物越过船舷后转移。

买方:承担目的港费用及货物到港后的风险。

注意:CIF下卖方仅需投保最低险别(如平安险),如需附加险(如一切险)需与买方协商。

DDP(Delivered Duty Paid)

中文:完税后交货

责任划分:卖方承担货物运至目的港的所有费用(含进口关税、增值税),风险在买方收货时转移。

适合场景:对买方市场(如亚马逊FBA卖家),提供DDP服务可提升客户体验,但需提前核算目的国税率。

五、报关与合规术语(避免“货物被扣”风险)

Customs Declaration

中文:报关

核心文件

-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

- 装箱单(Packing List)

- 报关单(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合规要点:品名需与HS编码(海关商品编码)一致,若申报不实可能面临罚款或货物被扣。

AMS(Automated Manifest System)/ ENS(Entry Summary Declaration)

中文:美国舱单申报/欧盟入境摘要申报

截止时间

- AMS:开船前48小时(美国航线)

- ENS:开船前24小时(欧盟航线)

风险:未按时申报或申报错误,货物将被目的港海关扣留,产生高额罚金。

六、实操问题解决方案(从“术语”到“落地”)

问题1:提单收货人信息错误,如何修改?

解决步骤

1、立即联系货代提交《提单修改保函》(Letter of Indemnity)。

2、若船公司已签发提单,需退回正本提单并支付改单费(约USD50-100)。

3、预防:订舱时使用“To Order”(指示提单),后续可通过背书灵活转让收货人。

问题2:目的港收货人拒付滞港费,如何处理?

解决步骤

1、核查贸易条款:FOB条款下滞港费由买方承担,可提供SO和费用账单作为证据。

2、协商解决方案:若客户资金困难,可协助申请目的港船公司减免部分费用。

3、预防:在合同中约定“目的港费用由买方承担,逾期未提货产生的费用与卖方无关”。

问题3:LCL货物丢失,如何索赔?

解决步骤

1、立即向货代提交《货物丢失索赔函》,并提供装箱单、提单等证明货物价值。

2、LCL通常默认投保基本险(赔偿限额USD100/件),需额外购买货运险以覆盖全额损失。

从“术语小白”到“海运专家”的3个建议

1、建立术语表:按“订舱-运输-报关-目的港”流程整理术语,标注高频易错点(如THC、AMS截止时间)。

2、善用工具:使用“集装箱运费计算器”(如Freightos)预估成本,通过“海关编码查询工具”确认HS编码。

3、模拟场景练习:针对“FOB条款下客户指定货代”“DDP货物目的港清关”等场景,模拟全流程操作,提前发现风险点。

海运术语是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言”,掌握这些缩略语和术语不仅能提升沟通效率,更能在成本控制、风险规避中发挥关键作用,建议收藏本文,在实操中对照应用,逐步形成自己的“海运知识库”。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