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运船期如何查询?渠道与技巧有哪些?

博主:枕上猫枕上猫 今天 11 0条评论

**一、主要查询途径

根据需求(如是否需要对比多家船公司、是否需要实时动态等),选择以下渠道:

国际海运船期如何查询?渠道与技巧有哪些?

1. 船公司官方网站(最直接、权威)

船公司是船期信息的源头,官网发布的船期表(Sailing Schedule)最准确,且实时更新(如延误、取消等变动),适合查询单一船公司的航线船期。

常见船公司及查询入口(以集装箱船为主):

马士基(Maersk):官网首页“Shipping & Logistics”→“Schedules”,输入起运港、目的港、日期即可。

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 Lines):官网“服务与产品”→“船期查询”,支持航线、港口、船名等多维度查询。

地中海航运(MSC):官网“Shipping Services”→“Schedules”,可按港口或航线筛选。

达飞海运(CMA CGM):官网“Shipping”→“Schedules”,支持直达/中转船期查询。

其他:赫伯罗特(Hapag-Lloyd)、以星航运(ZIM)、长荣海运(Evergreen)等,官网均有类似“船期查询”入口。

操作提示:输入港口时建议用英文名称(如“Shanghai”而非“上海”),或直接用UN/Locode港口代码(如上海港代码“CNSHA”,新加坡港“SG SIN”),避免因名称歧义导致查询错误。

2. 货运代理公司(货代)—— 适合对比多家船期

货代通常对接多家船公司,可提供整合后的船期表,方便对比不同船公司的航线、价格、舱位情况,尤其适合非直客(如中小外贸企业),省去逐一查询船公司官网的麻烦。

优势

- 可同时获取多家船公司的船期(如同一航线的马士基、中远、MSC船期对比);

- 提供额外服务(如舱位预订、中转方案建议、延误处理等)。

注意:选择有资质的靠谱货代(如一级货代),避免信息滞后或错误。

3. 第三方船期查询平台(整合数据,方便对比)

第三方平台通过对接船公司API或爬取数据,整合多家船期信息,支持多维度筛选(航线、船公司、箱型、航程等),适合需要高效对比的场景。

常用平台分类

免费基础查询

SeaRates(全球通用):输入起运港、目的港、日期,显示多家船公司的直达/中转船期、航程、参考价格([searates.com](https://www.searates.com))。

船讯网(VesselFinder):侧重船舶实时动态,但也可通过“港口船舶计划”查询未来挂靠船期([vesselfinder.com](https://www.vesselfinder.com))。

锦程物流网(中国):国内货代常用,提供航线船期、货代名录([jctrans.com](https://www.jctrans.com))。

付费专业数据

Inttra:全球最大的海运电商平台,整合20+主流船公司数据,提供实时舱位、提单跟踪(需注册付费,适合企业用户)。

Flexport:科技货代平台,船期查询结合智能分析(如延误风险预警),适合跨境电商或复杂供应链需求。

4. 港口官方网站/港口务局—— 权威挂靠计划

主要港口的官方网站会发布未来几天/几周的船舶挂靠计划(Vessel Berthing Schedule),包含船名、航次、到港/离港时间、装卸货码头等信息,适合确认具体港口的靠港细节。

示例

上海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官网→“生产业务”→“船舶动态”,可查未来7天靠港船期。

深圳港:深圳港口信息网→“船舶动态”→“预计到港船舶”。

新加坡港: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MPA)官网→“Port Operations”→“Vessel Schedules”。

5. 物流管理系统(TMS/WMS)—— 企业内部集成

大型外贸企业或物流公司通常使用物流管理系统(如SAP、Oracle Logistics),系统可对接船公司API,直接在内部平台查询船期、预订舱位,数据与船公司实时同步,提升操作效率。

二、关键查询技巧(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掌握以下技巧,避免因信息误差导致查询结果无效:

1. 用“港口代码”替代港口名称,避免歧义

全球港口有统一的UN/Locode代码(由联合国贸发会议制定),可唯一标识港口,避免因“同名港口”(如“Portland”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均有)或“别名”导致错误。

查询港口代码:通过联合国《港口代码表》([unlocode.org](https://unlocode.org))输入港口名称,获取6位代码(如:上海港“CNSHA”,洛杉矶港“USLAX”)。

2. 明确“箱型”和“航线类型”

箱型:20GP(小柜)、40GP(大柜)、40HQ(高柜)等,不同箱型的船期可能不同(部分船公司小柜舱位紧张,船期更少)。

航线类型:直达船(Direct Service)vs 中转船(Transshipment Service),直达船船期固定(如上海→洛杉矶直达,每周1班),中转船需经中转港(如上海→新加坡→鹿特丹),船期需叠加中转时间,查询时需勾选“中转”选项(部分平台默认只显示直达)。

3. 关注“航次”和“中转港”,计算总航程

船期表通常标注“预计离港时间(ETD)”和“预计到港时间(ETA)”,但需注意:

直达船:ETA=ETD+航程天数(如上海→汉堡直达,航程约30天,ETD为1月1日,则ETA约1月31日)。

中转船:需查看中转港的“中转时间”(如上海→新加坡(5天),新加坡→鹿特丹(25天),总航程约30天,但中转港可能停留1-3天,实际ETA需延后)。

技巧:通过船公司官网的“航线地图”功能,直观查看航线挂靠顺序和中转港(如马士基官网“Route Network”)。

4. 定期更新船期,警惕“计划船期”与“实际船期”差异

船期表(Sailing Schedule)是预发布计划,实际可能因以下原因变动:

- 天气(如台风导致港口关闭)、港口拥堵(如洛杉矶港“长滩拥堵”)、船舶机械故障等。

- 旺季(如圣诞前欧美航线)舱位紧张,船公司可能临时加开加班船(Extra Load)或取消部分航次。

应对:查询后,建议在订舱前1-2天再次确认(通过船公司官网“船舶动态”或联系货代),并关注船公司的“航行通知”(Sailing Advice)。

5. 结合“船舶实时动态”,追踪船期延误

若船期已延误,可通过以下工具查询船舶实时位置,估算实际到港时间:

VesselFinder:输入船名或IMO编号,查看船舶当前位置、航速、预计到达下一港口时间([vesselfinder.com](https://www.vesselfinder.com))。

MarineTraffic:类似VesselFinder,支持船舶轨迹回放([marinetraffic.com](https://www.marinetraffic.com))。

- 船公司官网“船舶追踪”功能(如中远海运“船舶动态”)。

**三、注意事项

1、航线覆盖差异:不同船公司的优势航线不同(如中远海运在中日韩航线密集,MSC在欧洲航线覆盖广),查询时优先选择航线匹配的船公司。

2、箱量与舱位:即使船期表显示有舱位,旺季时可能因箱量超额被“甩柜”,建议提前1-2周预订,并要求货代提供“舱位确认单”。

3、免费vs付费:基础船期查询(船公司官网、SeaRates)免费,专业数据(如Inttra的舱位实时库存、延误风险预测)需付费,企业可根据需求选择。

查询国际海运船期的核心是:选对渠道(船公司官网/货代/第三方平台)+ 用对技巧(港口代码、箱型、中转信息)+ 动态跟踪(实时船舶位置),根据航线、箱型、时效需求,灵活组合多种渠道,可高效获取准确船期,避免运输延误。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