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硫附加费如何影响海运成本?外贸企业怎么应对?

2024年8月,宁波港至长滩港的40英尺高箱海运报价单上,一项标注为“LSFO Surcharge”的费用格外醒目——420美元/FEU,这个数字比三个月前上涨了18%,而它在总运费中的占比已从10%攀升至14%,对于年出货量超500柜的外贸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单月成本增加近4万美元,这就是低硫附加费,一个自2020年IMO限硫令生效后,彻底改变国际海运成本结构的“常规附加费”,它不仅是船公司转嫁环保成本的工具,更是外贸人核算报价、控制利润的核心变量。

低硫附加费如何影响海运成本?外贸企业怎么应对?

一、低硫附加费的本质:政策驱动下的成本转嫁

低硫附加费的诞生,源于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年1月1日实施的全球船舶硫排放限值新规:船舶燃油硫含量从3.5%降至0.5%,这一政策直接迫使船公司调整燃油策略——要么使用硫含量≤0.5%的低硫燃油(LSFO),要么安装废气净化系统(脱硫塔),前者的即时成本更高:低硫燃油价格长期比高硫燃油高出50%-80%(2024年6月,新加坡港低硫燃油均价780美元/吨,高硫燃油仅420美元/吨);后者虽能长期节省燃油成本,但单船安装费用高达200-500万美元,且仅30%的集装箱船完成改造,90%以上的船公司选择通过低硫附加费,将低硫燃油的额外支出转嫁给货主。

从费用性质看,低硫附加费属于“燃油相关附加费”,与燃油附加费(BAF)类似,但更聚焦于硫排放合规成本,不同于BAF包含所有燃油成本,低硫附加费是针对“低硫燃油与高硫燃油的价差”单独收取的费用,计算逻辑通常为:(低硫燃油单价-高硫燃油单价)×船舶单位航程燃油消耗量÷集装箱装载量。

二、国际海运附加费收费标准:航线、船公司与实时波动

低硫附加费的收费标准并非统一,核心差异体现在三个维度:

1. 航线差异:航程越长,费用越高

跨洋航线因燃油消耗量大,低硫附加费显著高于区域航线,以2024年第二季度上海港出发的航线为例:

美西基本港(洛杉矶、长滩):40英尺高箱(FEU)低硫附加费区间为380-450美元,平均420美元/FEU;

欧洲基本港(汉堡、鹿特丹):航程比美西长30%,费用达480-550美元/FEU,平均520美元/FEU;

东南亚近洋港(新加坡、曼谷):短途航线燃油消耗少,费用仅120-180美元/FEU,平均150美元/FEU;

南美远程港(桑托斯、布宜诺斯艾利斯):因航线冷门、船舶利用率低,费用高达550-620美元/FEU,成为“高成本航线”代表。

2. 船公司差异:品牌溢价与成本控制能力

头部船公司与中小型船公司的收费存在5%-15%的差距,例如上海-洛杉矶航线,马士基(MSK)作为行业龙头,低硫附加费稳定在430-450美元/FEU;中远海运(COSCO)依托自有燃油采购体系,费用低至390-410美元/FEU;而中小型船公司(如以星航运ZIM)为争夺货量,偶尔会推出380美元/FEU的“特价”,但需注意其船期稳定性较差(准班率比头部公司低15%-20%)。

3. 实时波动:燃油价格与旺季效应的双重影响

低硫附加费的调整频率为2-4周,直接跟随国际低硫燃油价格波动,2023年7月至10月,新加坡低硫燃油价格从650美元/吨飙升至820美元/吨(涨幅26%),同期上海-汉堡航线低硫附加费从420美元/FEU涨至530美元/FEU(涨幅26%),完全同步。

旺季效应则会加剧波动,每年8-9月是美西航线的“圣诞备货旺季”,船公司为应对舱位紧张,常叠加“旺季低硫附加费”,涨幅可达20%-30%,例如2023年8月,上海-洛杉矶航线低硫附加费一度突破580美元/FEU,较淡季(2月)上涨38%。

三、实战经验:从报价到谈判的低硫附加费管理

在外贸实操中,低硫附加费的“隐性成本”往往比表面数字更影响利润,以下是三个关键操作建议:

1. 报价时必须“动态标注”,避免利润吞噬

低硫附加费的波动性要求报价单中明确标注“费用有效期”。“本报价包含低硫附加费420美元/FEU,有效期至2024年X月X日,到期后将按船公司最新通知调整”,曾有企业因未标注有效期,客户一个月后确认订单,恰逢低硫附加费上涨80美元/FEU,直接导致单柜利润归零。

2. 与船公司签订“费率锁定协议”

对于年出货量超1000柜的企业,可与船公司签订季度或年度协议,约定低硫附加费的“上限价”或“调整幅度不超过X%”,2023年,我们与中远海运签订的美西航线协议中,约定低硫附加费最高不超过450美元/FEU,而同期市场均价一度达520美元/FEU,单柜节省70美元,全年节省超50万元。

3. 旺季提前出货,避开费用高峰

欧美圣诞季(11月交货)的货物,建议提前至7-8月出货,此时低硫附加费处于旺季前的“相对低位”,以2023年为例,上海-洛杉矶航线7月低硫附加费420美元/FEU,9月旺季涨至580美元/FEU,提前2个月出货可节省160美元/FEU,一个20柜的订单即可节省3.2万美元。

四、低硫附加费评测:外贸企业的“绿色成本”与应对能力考验

低硫附加费作为IMO限硫令的直接产物,已成为国际海运的“刚性成本”,其核心特点可总结为:

必要性:它是海运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短期内(至少5-8年)不会取消,反而可能因环保标准升级(如未来硫排放限值降至0.1%)进一步上涨。

波动性:受国际油价、地缘政治(如红海局势影响苏伊士运河航线燃油消耗)、旺季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年度波动幅度可达30%-50%,对企业的成本预判能力提出高要求。

实操价值:参考价格显示,当前主流航线低硫附加费占总运费的12%-20%(美西航线总运费约2500美元/FEU,低硫附加费占16.8%),已成为继基本运费后的第二大支出项,能否有效管理低硫附加费,直接决定外贸企业的报价竞争力与利润水平。

对于外贸人而言,低硫附加费不再是“可选附加费”,而是“必修课”——它要求我们建立“燃油价格跟踪表”“船公司费用对比表”“旺季出货时间表”,将其纳入常态化成本管理体系,随着环保政策趋严,低硫附加费或许会演变为“绿色燃料附加费”,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核心逻辑不变:谁能更精准地预判和控制这项成本,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