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LSS成本如何控制?外贸企业方法有哪些
在国际海运中,LSS(Low Sulphur Surcharge)作为一项关键的附加费用,常常成为外贸企业成本核算的"隐形门槛",某深圳电子企业在2023年第三季度出口欧洲的订单中,因未充分预估LSS涨幅,导致单柜成本意外增加800美元,直接侵蚀了12%的预期利润,这个案例揭示了LSS在跨境物流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项常规费用,更是反映全球能源政策、环保法规与航运市场波动的"晴雨表",对于年出货量超过500柜的外贸企业而言,LSS的精细化管理可能带来年均数十万元的成本优化空间,而忽视其动态变化则可能导致利润严重缩水。
LSS即低硫燃油附加费,是航运公司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年实施的全球限硫令而征收的附加费用,该法规要求船舶燃油硫含量从3.5%降至0.5%,船公司不得不改用低硫燃油或安装脱硫塔,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通过LSS形式向货主转嫁,这项费用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征收,目前已成为海运报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BAF(燃油附加费)不同,LSS专门针对低硫燃油的成本差额,其计算基准通常为每个集装箱的固定金额,或按货物重量/体积浮动收取。
关于LSS的承担主体,国际贸易中遵循"谁付运费谁承担附加费"的基本原则,但实际操作中受贸易条款、市场行情和议价能力多重因素影响,在FOB条款下,由于运费由收货人支付,LSS通常包含在海运报价中由买方承担,但2023年上海港至鹿特丹港的40尺高柜LSS曾出现单月暴涨40%的情况,部分货代趁机将费用转嫁给发货人,CIF条款下,发货人需承担全程运费及附加费,此时LSS需在订舱时与货代确认具体金额,当前美西航线LSS参考价格为400-600美元/FEU,欧洲基本港则维持在550-750美元/FEU区间。
实战操作中,LSS的成本控制需要贯穿贸易全流程,在合同谈判阶段,建议采用"基础运费+LSS单独列明"的报价方式,避免货代模糊收费,某浙江纺织企业通过在销售合同中约定"LSS按装船日船公司公布标准执行,超出10%部分双方各承担50%",成功将2022年旺季的LSS风险降低40%,对于长期合作的航线,可与船公司签订COA(包运合同)锁定LSS上限,目前马士基、中远海运等班轮公司提供季度性LSS价格锁定服务,波动幅度控制在±15%以内。
费用核算时需注意LSS的时效性,多数船公司采用"周结制",周四公布次周价格,以2023年11月上海至洛杉矶航线为例,11月第一周LSS为520美元/FEU,第二周即上调至580美元,若货物在11月5日截单,实际出运时将适用新价格,建议企业在订舱时预留7-10天的缓冲期,或选择"截单时LSS冻结"服务,此项增值服务约增加50-80美元/柜成本,但可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特殊情况下的LSS处理需要灵活应对,在目的港弃货场景中,船公司通常会向发货人追讨包括LSS在内的所有未付费用,2023年宁波港就发生过3起因收货人弃货导致发货人被追偿LSS的案例,涉及金额均超过2000美元,危险品货物的LSS通常比普货高15-20%,锂电池货物在欧洲航线的LSS需额外增加120-180美元/FEU,中转货物可能产生二次LSS,如从上海经新加坡中转至墨尔本的货物,需分别支付中国段和澳洲段的低硫附加费,当前两段合计约900-1100美元/FEU。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LSS正逐步从临时性附加费向常态化费用转变,随着2025年IMO碳强度新规实施,低硫燃油的使用成本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24年Q4,主要航线LSS可能突破800美元/FEU,企业可通过优化物流方案对冲成本,例如将部分欧洲航线货物改走铁路运输,当前中欧班列的LSS替代成本约为海运的60%,但时效可缩短15-20天。
综合评测:LSS作为国际海运中与环保法规直接挂钩的附加费,其本质是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成本分摊机制,在责任划分上,FOB条款下理论由收货人承担,但实际操作中30%的案例存在费用转嫁;CIF/CFR条款则明确由发货人负责,建议在报价时按当前LSS标准上浮15%进行预留,从成本控制角度,LSS具有"波动频繁、金额可观、可谈判性低"的特点,企业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合同条款设计、长期协议锁定、多式联运替代等组合策略,将其对利润的影响控制在5%以内,对于年出货量超过100柜的企业,建议设立专项LSS风险基金,按每柜200美元计提,以应对突发性费用上涨,在当前航运市场逐步复苏的背景下,LSS管理能力已成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运营可带来3-8%的成本优化空间。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