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过剩期货代如何抢市场赚利润?

2023年以来,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迎来结构性变化:波音747-8F、空客A350F等新机型密集交付,航司纷纷恢复乃至加密国际航线,2024年全球国际空运周运力同比增幅已达18.6%,上海-洛杉矶、广州-法兰克福等核心航线运价较2022年峰值回落超60%,运价下行周期中,部分货代陷入“降价抢单”的恶性循环,利润率压缩至5%以下;但另一批货代却通过精准客户分层、运力深度整合、增值服务创新等策略,将市场份额提升15%-20%,利润率稳定在10%以上,本文结合10年一线实战经验,拆解运力过剩周期中货代抢占市场的可落地方法,助力从业者在“价格战”之外找到增长破局点。

运力过剩期货代如何抢市场赚利润?

一、客户分层运营:用“价格梯度”锁定利润与规模

运价回落期,货代最忌“一刀切”定价——高利润客户因服务不足流失,长尾客户因价格不够低难以转化,需按“利润贡献+运力需求”将客户分为三类,匹配差异化方案:

高利润客户(占营收40%,贡献60%利润):聚焦跨境电商头部卖家、高端制造业(如医疗设备、精密仪器),核心需求是“时效保障+舱位稳定”,此类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低,但对延误零容忍,例如某深圳跨境电商客户年出货量1.2万吨,发往美国FBA仓,要求“每周固定3班,时效≤5天”,货代可与其签订季度包舱协议:锁定CA123(深圳-纽约,每周一/三/五)的前3板舱位,时效4天(含地面操作),价格52元/kg(较市场散货价高8元/kg,但舱位优先保障),同步提供“异常预警机制”——航班延误超2小时立即启动备用航班(如CZ327,时效6天,价格50元/kg),全年舱位履约率达98.5%,客户复购率提升至95%。

中风险客户(占营收35%,贡献30%利润):以传统贸易公司、中小制造业为主,需求是“性价比+灵活调整”,可采用“动态报价+阶梯折扣”策略:按周更新运价,当月出货量达500吨以上,价格下浮5%;选择非高峰时段(如周二/四/六航班),价格再降3%,例如某浙江纺织企业发往欧洲,货代提供“上海-阿姆斯特丹”航线组合:KL895(早班机,时效5天,价格48元/kg)、MU771(午班机,时效6天,价格45元/kg)、HU493(夜班机,时效7天,价格42元/kg),客户可根据订单紧急程度自选,月均出货量从300吨增至450吨,运费成本降低8%。

长尾客户(占营收25%,贡献10%利润):包括中小贸易商、个人卖家,需求是“低价+基本时效”,此类客户适合走“包机拼舱+新兴航线”,例如与某包机商合作“广州-列日”包机(每周2班,波音747F),舱位按100kg起拼,价格32元/kg(较主流航线低18%),时效8天(含清关);同步开拓东南亚二线城市航线,如“厦门-胡志明市(越南航空VN412),时效7天,价格35元/kg”“青岛-曼谷(泰航TG619),时效6天,价格38元/kg”,通过社交媒体定向推广,3个月内长尾客户数量从200家增至350家,拼舱业务量月均增长40%。

二、运力整合:从“单一代理”到“资源枢纽”

运价回落的本质是运力供过于求,货代若仅依赖1-2家航司代理,极易被价格战裹挟,需构建“航司包板+三方包机+自有包机”的三级运力体系,掌握定价主动权:

航司包板:锁定基础盘

与主流航司签订年度包板协议(如国航、汉莎、达美),包板量100-500吨/月,淡季(1-3月、9月)价格下浮15%-20%,旺季(6-8月、11-12月)舱位优先保障,例如2024年与LH签订法兰克福航线包板:每月包板300吨,淡季(2月)上海-法兰克福价格42元/kg(市场散货价48元/kg),旺季(12月)舱位预留率85%(散货市场舱位获取率仅50%)。

三方包机:填补空白航线

与中小型包机商合作,覆盖航司未加密的航线,例如某货代联合3家同行,向某货运航司包下“成都-迪拜”航线(每周1班,A330F),包机成本380万元/班(载重60吨),拆分后对外报价35元/kg(含清关),较EK散货价(45元/kg)低22%,吸引西南地区建材、电子产品客户,6个月内航线满载率从60%提升至85%。

自有包机:打造护城河

年出货量超5万吨的货代可尝试自有包机,例如某华东货代2024年Q2包下“上海-洛杉矶”包机(每周2班,747F),单班成本800万元(载重100吨),对外拼舱价38元/kg(较市场低12%),同步推出“包机会员制”——预存500万元可享全年价格下浮5%,3个月吸纳20家会员客户,包机满载率稳定在90%以上。

三、增值服务:从“运输中介”到“供应链伙伴”

单纯的“空运代理”价值已被严重稀释,需延伸服务链条,提供“运输+”解决方案,让客户愿意为增值服务支付溢价:

门到门全链路服务:整合“国内提货+报关+空运+清关+派送”全流程,例如某苏州电子企业出口德国工厂,传统模式需对接3家供应商(提货商+报关行+空运货代+海外清关行),成本高且责任割裂,货代提供“一价全包”方案:国内安排专车提货(苏州-上海机场,2000元/车),报关(无纸化申报,1小时审结),空运(MU297,上海-法兰克福,时效4天,价格50元/kg),德国清关(绑定本地清关行,24小时审结),派送(DHL卡车,法兰克福-纽伦堡工厂,2天),全程价格55元/kg(客户自行操作成本约65元/kg),时效缩短3天,全年节省运费超800万元。

定制化包装与加固:针对易碎品(如玻璃制品、LED屏幕)、超重货物(如机械配件)设计专项方案,某佛山家具企业出口意大利,原包装货损率达5%,货代提供“五层加固方案”(珍珠棉+气泡膜+木架+防潮膜+托盘),单票包装成本增加80元,但货损率降至0.3%,客户全年减少理赔损失200万元,将该货代列为“唯一指定物流商”。

海外仓联动:与欧美、东南亚核心节点海外仓合作,提供“空运+海外仓暂存+尾程配送”弹性方案,例如某广州服装卖家发往美国,旺季(黑五前2个月)通过空运(洛杉矶,时效5天,价格52元/kg)将10万件库存送入货代合作的洛杉矶海外仓,尾程按订单从海外仓直发,物流成本较“空运直邮”低30%,妥投时效从7天缩短至2天,客户GMV提升25%。

四、数字化工具:用“效率革命”降本增效

运价回落期,成本控制是关键,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效率,可降低15%-20%人工成本,同时提升客户体验:

货代管理系统(FMS):部署支持“在线查价-下单-追踪-对账”全流程的系统,客户登录系统即可实时查询200+航线价格(如“上海-伦敦”显示CA、BA、VS等航司的时效/价格/舱位余量),下单后自动生成运单,货物状态(清关、起飞、落地、派送)实时推送至客户手机,某货代上线系统后,客户自助下单占比从15%提升至45%,客服人员减少30%,订单处理时效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历史数据预测运价与舱位走势,例如分析2023年数据发现“上海-洛杉矶”航线每年3月价格最低(同比降12%),9月最高(同比涨18%),提前1个月向客户推送“锁价建议”:2月底预付30%定金锁定3月舱位,价格38元/kg(3月市场价42元/kg),帮助10家客户节省运费超500万元。

五、区域与行业深耕:在细分赛道建立壁垒

避开红海竞争,聚焦特定区域或行业,成为“小而美”的专家型货代:

区域深耕:锁定“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如中东(沙特、阿联酋)、东南亚(越南、印尼)二线城市,例如开拓“广州-胡志明市-河内”中转航线:通过VN531(广州-胡志明市,时效3天,价格35元/kg)中转至河内(卡车派送,2天,500元/吨),全程时效5天,价格40元/kg,比直飞河内航线(时效4天,价格50元/kg)低20%,吸引大量北越纺织企业,6个月内该航线出货量突破5000吨。

行业聚焦:选择高增长、高壁垒行业,如新能源汽车配件(电池、充电桩),此类货物需符合IATA DGR规则,运输要求严苛(如温度控制、危险品申报),货代可考取“危险品运输资质”,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合作,提供“危险品包装+合规申报+专用舱位”服务,价格65元/kg(较普货高30%),但行业竞争少,客户粘性强,某货代通过该策略实现新能源业务年增长200%。

评测:运力增加与运价回落,是危机更是转机

当前国际空运运力持续增加(2024年全球货机运力同比增12%,腹舱运力增20%),运价回落(核心航线较2022年降60%-70%)已是必然趋势,对货代而言,这既是“价格战”的危机,更是“洗牌升级”的转机:

淘汰低效玩家:依赖单一航司、无增值服务的中小货代,将因利润压缩被淘汰,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催生新模式:具备运力整合能力(包舱/包机)、数字化工具、全链路服务的货代,将从“赚差价”转向“赚服务费”,利润率稳定在8%-12%;

行业价值重构:货代角色从“运输中介”升级为“跨境供应链管理者”,与客户深度绑定。

未来1-2年,能在客户分层运营中锁定高利润群体、通过运力整合建立成本优势、以增值服务创造差异化的货代,将抢占60%以上市场份额;而固守传统模式、仅靠低价竞争的从业者,生存空间将持续萎缩,运力过剩不是终点,而是货代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精细化运营”的新起点。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