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海运公司绕道好望角,外贸人如何应对货延?

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海运一直是最为重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近期一则消息如巨石入水,在海运出口外贸领域激起千层浪——超半数国际海运公司宣布绕道好望角,这无疑给外贸人带来了货延的隐忧,这一变化不仅影响着货物的运输时效,还对成本等诸多方面产生连锁反应,让我们深入探讨在这种形势下,外贸人应如何从容应对。

超半数海运公司绕道好望角,外贸人如何应对货延?

一、绕道好望角对海运的影响剖析

(一)时效方面

以往,从亚洲主要港口如上海港运往欧洲的货物,经苏伊士运河通常只需20 - 25天左右,但随着海运公司绕道好望角,航程大幅增加,运输时间延长至35 - 40天,以从深圳港出口到鹿特丹港为例,原本22天左右可抵达,现在则需要38天上下,这多出来的近半个月时间,对于那些有严格交货期限要求的订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对于一些季节性商品,如圣诞节前的玩具、服装等货物,时间的延误可能导致错过销售旺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价格方面

航程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运输成本的上升,反映在海运价格上就是显著的涨幅,过去,一个4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从中国运往欧洲的运费大约在2000 - 3000美元,而如今,绕道好望角后,同样的集装箱运费已经飙升至4000 - 5000美元,涨幅高达100% - 150%,对于一些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这样的成本增加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压缩了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

二、外贸人应对策略

(一)提前规划与沟通

1、与客户沟通:一旦得知海运公司绕道的消息,外贸人应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详细说明当前海运形势的变化,告知货物可能会延迟到达的情况,提供预计的新到港时间,让客户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自身的销售计划和库存安排,在沟通中,展现出专业和负责的态度,争取客户的理解与支持,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些替代方案,如采用部分空运来满足紧急需求,或者协商适当延长付款期限等,以缓解客户的顾虑。

2、与供应商沟通:对于依赖原材料进口的外贸企业,要与供应商协商调整交货时间,确保原材料能够按时供应,避免因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停滞,与供应商共同探讨降低成本的方法,比如通过批量采购获取更优惠的价格,或者优化包装方式以减少运输成本。

(二)运输方式调整

1、部分空运:对于一些货值较高、体积较小且交货期紧迫的货物,可以考虑采用部分空运的方式,虽然空运成本较高,但能够保证货物按时到达,一些电子产品配件、高端化妆品等,空运的时效性可以确保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从中国运往欧洲为例,空运时间通常只需3 - 5天,相比绕道好望角后的海运时间优势明显,不过,空运的运费也相对昂贵,每公斤的运费大约在30 - 50元人民币不等,需要根据货物的实际价值和紧急程度来权衡。

2、多式联运:尝试探索多式联运的模式,结合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海运等多种方式,从中国内陆地区运往欧洲,可以先通过铁路将货物运至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运往欧洲,在欧洲内陆部分再采用公路运输送达最终目的地,这种多式联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运输时间,并且在成本上相对空运更具优势,以中欧班列为例,从中国到欧洲主要城市的运输时间大约为12 - 15天,相比绕道好望角的海运时间有所缩短,且运费相对较为稳定,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大约在3000 - 4000美元左右。

(三)成本控制

1、优化包装:对货物的包装进行优化,在保证货物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包装体积和重量,这样可以降低海运的计费重量和体积,从而减少运费支出,采用更轻便的包装材料,合理规划货物的摆放方式等。

2、寻找新的物流合作伙伴:积极寻找新的物流合作伙伴,对比不同货代和船公司的价格与服务,一些小型的船公司或者新兴的物流企业可能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灵活的服务,与物流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保障。

三、长期应对措施

(一)供应链多元化

1、供应商多元化:不要过度依赖单一的供应商,拓展更多的供应商渠道,这样在面对原材料供应问题或者运输困难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寻找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供应商,降低因某一地区供应链中断带来的风险。

2、市场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这些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在运输上可能受苏伊士运河事件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市场多元化,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二)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利用数字化工具对供应链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物流跟踪系统,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数据分析来优化供应链决策,例如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库存等,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对于“超半数国际海运公司宣布绕道好望角!(海运出口外贸人注意货延)”这一事件,它给海运出口外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时效和价格方面来看,都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它促使外贸人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运营模式,通过提前规划、调整运输方式、控制成本以及采取长期的应对措施,外贸人能够在困境中寻找机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类似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积极应对,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