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货物尺寸如何测量?多出来的2cm咋回事?

在国际快递业务的实际操作中,货物尺寸的测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诸多细节与门道,而其中“平白无故多出来2cm”的现象更是让不少从业者和客户感到困惑,就来深入剖析国际快递公司是如何测量货物尺寸的,以及这神秘多出的2cm究竟从何而来。

国际快递货物尺寸如何测量?多出来的2cm咋回事?

国际快递公司在测量货物尺寸时,有着一套相对规范且严格的流程,对于规则形状的货物,例如常见的长方体纸箱,一般会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卷尺或卡尺,测量时,会分别测量货物的长、宽、高三个维度,测量的原则是取货物最长、最宽、最高的部位,以一个标准的长方体纸箱为例,测量长时会沿着纸箱最长的边进行测量,宽则是垂直于长边的最宽边,高是从底部到顶部的垂直距离,在测量过程中,为了确保准确性,测量人员会尽量拉直卷尺,避免因卷尺弯曲而导致测量值偏小。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货物,测量方法则更为复杂,国际快递公司一般会采用“包裹法”,也就是用一个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将不规则货物完全包裹起来,然后测量这个包裹体的长、宽、高,对于一个形状类似球体的货物,会用一个能刚好容纳它的正方体箱子来模拟,测量这个正方体的边长,以此作为货物的尺寸,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精确反映货物本身的实际形状尺寸,但能为计费等操作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参考标准。

在实际业务中,很多人会发现测量出来的尺寸往往比自己预估的要大,甚至会出现“平白无故多出来2cm”的情况,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差异,客户自己在家可能使用普通的软尺进行测量,这种软尺在拉伸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弹性,导致测量值偏小,而快递公司使用的专业卷尺精度更高,且测量时的操作更为规范,按照严格的标准取最长、最宽、高值,所以测量结果会相对偏大,其二,货物的包装情况,客户在发货前可能只是简单地将货物进行了初步包装,而快递公司在接收货物后,为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可能会对货物进行二次包装,增加缓冲材料,如气泡膜、泡沫板等,这些额外的包装材料会增加货物的整体尺寸,导致测量值比原始货物尺寸大,其三,测量的角度和位置,不同的人测量时选取的角度和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快递公司的测量人员会按照统一的标准,选取货物最突出的部位进行测量,而客户自己测量时可能没有准确找到这些位置,从而造成测量值的差异。

了解了国际快递公司的货物尺寸测量方法和尺寸差异的原因后,再来谈谈货物尺寸测量对快递费用和时效的影响,国际快递的计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实际重量计费,另一种是按照体积重量计费,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体积重量的计算方法一般是长×宽×高(单位:厘米)÷5000(不同的快递公司可能会有细微差异),一件货物实际重量为5千克,其长、宽、高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2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重量为30×20×20÷5000 = 2.4千克,此时就会按照实际重量5千克来计费,但如果这件货物的实际重量只有2千克,那么就会按照体积重量2.4千克来计费,从这里可以看出,货物尺寸的准确测量对于快递费用的计算至关重要,在时效方面,尺寸较小、重量较轻的货物在分拣、运输等环节会更便捷,时效相对会快一些,DHL国际快递,对于21千克以下的小包裹,从中国发往美国,参考时效一般为3 - 5个工作日,参考价格根据货物重量和具体区域有所不同,大概在200 - 800元不等;而对于大货(21千克以上),时效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在5 - 7个工作日左右,价格则会按照重量段有相应的优惠。

在实际的外贸业务中,为了避免因货物尺寸测量问题导致的费用增加,发货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在保证货物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的厚度,对于一些不怕碰撞的货物,可以使用较薄的气泡膜进行包装,而不是选择过厚的泡沫板,在发货前要准确测量货物尺寸,最好使用和快递公司类似的专业测量工具,按照标准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提前了解可能存在的尺寸差异,做好费用预估。

国际快递公司测量货物尺寸有着严谨的流程和方法,“平白无故多出来2cm”的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对于外贸从业者和客户来说,深入了解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准确预估快递费用,合理安排发货计划,还能在与快递公司的沟通中处于更主动的地位,在实际操作中,发货人应重视货物的包装和尺寸测量环节,以确保国际快递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应明白国际快递的收费和服务是基于一套完整的体系,货物尺寸测量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快递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The End

声明:本站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un@88.com删除。